转载自:6沙鱼的博客
从GitHub上Clone的Ceph项目,其目录下主要文件夹和文件的内容为:
1 根目录
[src]:各功能某块的源代码
[qa]:各个模块的功能测试(测试脚本和测试代码)
[wireshark]:#wireshark的ceph插件。
[admin]:管理工具,用于架设文档服务器等
[debian]:用于制作debian(Ubuntu)安装包的相关脚本和文件
转载自:6沙鱼的博客
从GitHub上Clone的Ceph项目,其目录下主要文件夹和文件的内容为:
1 根目录
[src]:各功能某块的源代码
[qa]:各个模块的功能测试(测试脚本和测试代码)
[wireshark]:#wireshark的ceph插件。
[admin]:管理工具,用于架设文档服务器等
[debian]:用于制作debian(Ubuntu)安装包的相关脚本和文件
想了解一个开源组件,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际搭建环境,用一下。ceph绝对是现今存储领域的热门开源解决方案。断断续续地看过一些ceph的资料,了解了其基本架构和使用方法。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将ceph的环境搭建了起来。这里把搭建过程详细记录一下。
有了ceph-deploy工具后,搭建环境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主要是想了解ceph集群的场景,因此搭建的是集群版本,网上也有介绍单机演示版本的搭建方法,就不做介绍了。
IDC发布了2014年关于对象存储的市场分析,与2013年的对比,差异比较大。IDC自己也对今年的报告与去年的报告的差异做了解释,西瓜哥的分析也是一致的。关注的是华为的增长和整个市场上玩家的增多。这里做一些记录:
IDC2013年对象存储市场分析报告:IDC MarketScape Excerpt: Worldwide Object-Based Storage 2013 Vendor Assessment
IDC2014年对象存储市场分析报告:IDC MarketScape: Worldwide Object-Based Storage 2014 Vendor Assessment
西瓜哥解读:西瓜哥的解读2014年对象存储市场报告
硬盘安装CoreOS,以下步骤经过VMware环境验证通过。步骤:
1、从如下地址下载CoreOS的镜像:https://coreos.com/docs/running-coreos/platforms/iso/
2、使用VMware等虚拟化软件建立虚拟机,以1步骤中下载到的镜像作为启动源。启动Live OS镜像。
3、系统启动后,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
转载自:loop in codes
Paxos协议/算法是分布式系统中比较重要的协议,它有多重要呢?
<分布式系统的事务处理>:
Google Chubby的作者Mike Burrows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一致性算法,那就是Paxos,其它的算法都是残次品。
理解了这两个分布式协议之后(Paxos/2PC),学习其他分布式协议会变得相当容易。
学习Paxos算法有两部分:a) 算法的原理/证明;b) 算法的理解/运作。
Swift作为一个存储的具体实现出现在OpenStack中,与Cinder的定位有差别,这导致Swift的兼容并包性不够强。必须基于XFS文件系统来存储数据?显然Swift也希望能将数据存储到更多的后端设备中,这样Swift可以与具体的XFS文件系统解耦,作为独立的存储软件存在。这能使得Swift存储的构建更加灵活,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存储厂商投入到其怀抱中。
Swift提供了一种简单机制来实现后端存储设备的pluggable——可插拔的后端。这篇文章想探讨一下该机制。在亚特兰大峰会上面,这一特性是Swift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于亚特兰大OpenStack峰会涉及Swift的话题这里有汇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