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 奇趣见闻

印度出差记

大概有一年多没有更新博客了。这一年多时间里,可能经历了职业生涯里面最繁忙的一段时间,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慢慢的都习惯了。

带着艰巨的任务,到印度班加罗尔出差40多天,每天仍然像在国内一样的“战时”状态。今天是国内的中秋小长假,国内无人加班,也可以安静的在这边休息一天。有幸在这个据称为亚洲硅谷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感受一些异国风情,还是很不错的。

阅读全文 »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5.00- 3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生活札记 | 标签: , , |

北京出差杂记

来北京出差有几周了,很久没更博客,写一篇记录下这次出差的一些感受。不知道为啥这次到北京跟上次去深圳的感觉不一样。上次去深圳是有一种变化特别大的感觉,无论是跟成都还是跟以前自己待了那么就的深圳比,有点不认识的感觉。深圳园区之间以前宽阔的马路,因为两边都立起了大树显得窄了很多,路面规整了很多,当然马蹄山还是老样子。可能是因为在那边呆了很多年有一点点变化就感觉变化特别大。而这次来北京,是第一次,居然没什么异样的感觉,也可能是节奏紧张,一下飞机,赶往办公区,晚饭还没吃,住处还没找,就开始写材料,开会讨论,也没有觉得特别生疏。接下来每天上班的感觉就跟在成都一样,甚至感觉不到是在千里之外的帝都上班,只在深夜下班到酒店时就会想着家人了。心态应该跟工作的内容有关系,做的是熟悉的内容,熟悉的模式,感觉不到差异,也可能是心态成熟了。

阅读全文 »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5.00- 5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生活札记 | 标签: , , , |

[转]处理器微结构史话

转载自:破布的博客

【注:这是经过小幅修改扩充的版本,刊登在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内刊《体系结构国重快讯》上,与《弯曲评论》上已刊登的版本小有不同,带来阅读不便表示抱歉。】

1945 年8月6日与9日,广岛和长崎两座日本本土城市先后在惊天动地的原子弹爆炸中被毁灭,核武器由此首次步入公众视野。全世界都被那两朵巨大蘑菇云的威力所震 慑。这两道重击也直接摧毁了日本最后的抵抗意志,一周后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人类历史上写下最惨痛一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核武器 横绝古今沛然莫御的威力,使得它成为战后制衡国际局势的一大王牌,对它的研究和制造在战后仍然未曾停息。而我们这一系列连载故事的主角,盈盈栖息于指尖之 上,不过毫厘见方的微型处理器,和这两朵摧枯拉朽的蘑菇云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tomic_bombing_of_Japan 
(图注:两次原子弹爆炸的照片,来自维基百科。)

阅读全文 »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5.00- 11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数码硬件, 架构设计 | 标签: , , , , |

1995年乔布斯接受采访的视频

机遇,远见加上一些执着,“世界都在手中”,改变一个时代的计算机、商业和管理奇才。这段视频因为当年母带从伦敦运往美国途中遗失,也被称为《遗失的访谈》。在2011年,时隔16年才得以面世,值得一看。

注:微信需要在QQ浏览器等打开才能全屏播放。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4.90- 10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数码硬件, 移动互联 | 标签: , |

快播关闭在线服务器,“在线点播”时代终结

 zhuguang

快播在昨晚发出公告,以下为快播至用户书全文:

阅读全文 »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4.50- 10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移动互联 | 标签: , |

Google声明没有名为“贾彦斌”的员工

谷歌官方博客官方微博今晚发表声明称,将追究冒充谷歌中国移动开发部总经理的微博ID“贾彦斌”持有人的责任。

声明全文如下:

阅读全文 »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3.89- 9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移动互联 | 标签: , , |

Solar Impulse 2可做环球航行的全太阳能飞机

第一代 Solar Impulse 虽然单靠太阳能横越了整个美国,不过中间是有停站,作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推广,而且第一代 Solar Impulse 本身的定位只是一部「空中实验室」,给 Solar Impulse 的团队为太阳能飞行和单靠太阳能的环球飞行一个小牛试刀的机会。而它的第二代——Solar Impulse 2 则是怀着环球航行的雄心壮志问世。

阅读全文 »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3.50- 8票) Loading ... Loading ... | 归档目录:奇趣见闻 | 标签: , |

如何使用1M的内存排序100万个8位数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颇为震撼,感叹算法之“神通”。借助于合适的算法可以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最早这个问题是在Stack Overflow网站上面给出的(Sorting numbers in RAM):

Sorting numbers in RAM 

阅读全文 »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4.00- 5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算法数据结构 | 标签: |

一次与“伟大的墙”插肩而过的经历

刚刚发现所有文章的图片都无法加载,原以为我的WordPress程序存在漏洞被黑了,后来使用curl命令直接获取图片也不行。检查后台的访问日志,发现只要是2013年的日志的图片都无法加载,可以看到服务端是正确接收到了请求,并且已经向客户端返回200 OK,只是在传输图片数据时无法接收。

image

阅读全文 »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5.00- 3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建站技术, 移动互联 | 标签: , |

[转] 舌尖上的科学家

slzk20133336-1-l17世纪50年代的某一天清晨,如果你来到位于比利时西部的一座公园,有可能会看到一个奇怪的遛鸟人:只见他伸出舌头,把舌尖嘬得像一条小蛇,吸引一只麻雀来吃,只听吸溜一声,麻雀将“小蛇”吞了下去……这个人不是疯子,他是著名科学家范赫尔蒙特,正在进行消化的研究。他的实验是这样的:伸出舌头,让一只驯化的麻雀来吃,麻雀把他的舌头吞下去,这样就使他的舌尖感觉到了麻雀喉咙里那强烈的酸味,从而让他弄明白了一个问题:麻雀为什么消化得那么快?

因被天上掉下的苹果砸昏了头,在报复性地猛吃烂苹果时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牛顿,还有一则流传至今的轶事:在煮牛奶时,由于太专心,放糖时他竟把自己的手表当作糖放到了牛奶里。在吃饭问题上和牛顿一样狼狈的还有安培。在和妻子分居两地时,不得不亲自下厨的安培,就发出过“煮饭比物理难”的感叹。但让牛顿羡慕得流口水的是,为了给安培补充营养,每次回家,妻子都要给他准备一块牛肉,让安培感觉自己“像是上帝的子民,在逾越节里吃着羊羔肉,洋溢着感谢”。这舌尖上的爱,或许正是成就一代电磁学大师的第一块基石。

就在一些科学家为吃饭苦恼时,另一些科学家却把食物转化成了科学成果。1955年12月的一天,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小温特沃夫走到食品店,买了一瓶花生酱,回到实验室,他舀出一匙花生酱,放到高温高压环境中,将其“烹饪”成了钻石。

1950年代,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在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英国的工作条件非常合他的胃口,可英国那“无味的肉,没有颜色的菜,和那煮得稀烂的土豆”却总是叫他的肠胃剧烈地疼痛。就是在这样的痛苦中,沃森成功地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印度数学奇才拉马努扬在剑桥大学时也经历了同样的遭遇,不过却没有沃森幸运,因严重的营养不良,年仅33岁便与世长辞。

与之相比,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中餐馆的华裔科学家就非常幸运了。1956年5月,杨振宁去哥伦比亚大学拜访李政道,没有找到停车的地方,他们就开着车绕着哥大转,他们一边转一边讨论起了宇称不守恒的可能性,最后,他们烦了,不再讨论下去,在一家中餐馆前把车停了下来。在中餐馆里,两人基本上得出了一个让他们名扬世界的结论:宇称不守恒。

1960年代初,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受一种烹饪技术的启发:“把一片野鸡肉放在两片小牛肉中间烹调,然后再把两片小牛肉扔掉”,发现了强相互作用对称,而美国拓扑学家斯梅尔则受到厨师揉面团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几何模型——“斯梅尔马蹄”。

受“揉面团”启发的还有中国天文学家张衡。一天,张衡的妻子正在厨房烙饼,突然见丈夫走进来,抓起一团面就揉了起来,只见他把面揉成圆圆的一团,又把它在芝麻里一滚。妻子还以为张衡闹着玩呢,却听他眉飞色舞地说:“老婆,这个面团呢,好比是天球,上面的芝麻,好比是星星……”在希腊语里,“美食家”一词藏在“天文学家”一词里,不错,张衡就是一位潜伏的美食家,他做出了一张让我们无比骄傲的大饼——天体模型“浑天仪”。

[转载信息]
作者:李浅予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23e3201018u79.html
文章已发表于2013年第33期《三联生活周刊》。

|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5.00- 3票) Loading ... Loading ... | 同时归档在:文字网摘 | 标签: |
返回顶部